肿瘤预防 从基因开始
Tumor Chemoprevention
癌症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,自愈率可大幅度提高。如何早期发现,准确的诊断、及时有效的治疗时肿瘤诊疗中面临的关键问题。
——————世界卫生组织
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中国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显示:
年均新增肿瘤病例307万,年均死亡率约220万,占全球总量26.8%。按照平均寿命85岁计算,人一生中发生恶性肿瘤的几率是36%,肿瘤能否有效防治最关键在于早起筛查并确诊,临床早起确诊的肿瘤5年存活率达80%-90%。有1/3的肿瘤可以进行早起预防,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,可预防的肿瘤还在增多。
然而,大多数肿瘤在早期阶段几乎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,很难通过普通体检发现,但是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个性化评估早期肿瘤风险。
肿瘤不是突然发生的,而是突然发现的。肿瘤形成是环境与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肿瘤是钟基因病,防治肿瘤,必须从中路的病因 — 基因变异入手
— 《全球癌症防治白皮书》
检测意义
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
检测意义
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
早筛拆 早发现 早治疗
· 早诊早治重于一起
· 早筛查即可早治疗
· 个性化健康建议,避免延缓疾病发生
方案路径导向
Project Orientation
基因检测
细胞早期
事件检测
相关肿瘤
标志物检测
细胞早期事件检测
血清游离DNA检测
外周血中的细胞外DNA水平不仅远远高于正常人,并且与肿瘤的发生、发展、转移存在很大关系。
衰老细胞检测
细胞衰老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就会引起细胞癌变,研究还证实:清除衰老细胞会延迟肿瘤形成、保持组织和器官功能,衰老细胞比率检测有助于了解细胞质量与活力
DNA甲基化检测
DNA甲基化通常抑制基因表达,当抑癌基因发生高甲基化表达时,基因功能就会丧失。由于DNA甲基化改变早于细胞形态学,是细胞突变的早期分子事件。这种改变如果不被及时纠正就可能诱发癌症或其他疾病
基因体检 — 防癌能力基因组
根据国内外基因研究成功中,对中国人群中特有的遗传体质相关的基因组差异位点进行挖掘、分析,对比而精炼出的一组适用于中国人群检测的肿瘤早早期、高端、精准特色项目。
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
结合多因素进行综合判断
适用人群
1.有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,如家族中有早发肿瘤患者,发病年龄早于50岁
2.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,身处环境污染或高辐射环境的人群
3.具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、酗酒,需要得到疾病危险性评价的人群
4.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或者工作压力大的人群,需提前预知患病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
5.希望得到健康指导的亚健康人群
6.特别关注自身健康,具有主动管理健康意识的人群
送检流程
Delivery Protocol